復旦大學成立科技考古研究院 通過跨學科合作開展考古學研究
內容摘要:該研究院匯聚文博、生命科學、高分子、光學、核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頂尖專傢學者,應用自然科學技術手段開展考古學合作研究,立志樹立科技考古的復旦品牌,打開中國科技考古的國際局面。研究院的成立得到瞭著名光學材料、非晶態物理學傢幹福熹院士的推動,他通過研究考古出土玻璃制品復原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發展史,為科技考古積累瞭成功經驗。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傢圍繞如何深入推進科技考古進行研討交流,主題涉及考古測年、人骨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穩定同位素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等前沿課題,還從良渚遺址、廣富林遺址等具體案例切入,詳細剖析瞭科技手段在實例應用中的優勢與問題。當天會議就中國科技考古提出瞭六點倡議:一是科技考古是應用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手法和技術開展考古學研究的學科方向。
關鍵詞:復旦大學;院士;應用;科技考古研究院;國傢文物局;學科;透光;經濟實力;科技工作;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
9月23日,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正式成立。該研究院匯聚文博、生命科學、高分子、光學、核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頂尖專傢學者,應用自然科學技術手段開展考古學合作研究,立志樹立科技考古的復旦品牌,打開中國科技考古的國際局面。
復旦大學在科技考古領域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早在上世紀70年代,李鬱芬教授就從事中國古代西漢透光鏡研究,揭開瞭古鏡透光之謎並首次復制成功;楊福傢院士率先應用物理手段測試越王勾踐劍成分,開啟瞭科技考古的新視野。近年來,復旦大學還開設瞭科技考古相關課程,持續不斷為科技考古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科技考古研究院的成立奠定瞭堅實基礎。研究院的成立得到瞭著名光學材料、非晶態物理學傢幹福熹院士的推動,他通過研究考古出土玻璃制品復原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發展史,為科技考古積累瞭成功經驗。
此次研究院的成立響應瞭國傢文物局近年來對文物科技工作的重視,符合國際考古學的發展主流,有利於我國考古人才培養和考古隊伍擴充。在地理優勢上,復旦所處的上海,是長三角的樞紐位置、經濟重鎮、科技高地,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深厚的文化底蘊、高水準的教科文體系以及開放的科創氛圍,研究院的成立將有利於復旦參與到“長江流域文明化進程”等國傢級大課題中,為剖析中華文明的早期格局做貢獻。
當天,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逸夫樓召開。校長許寧生和國傢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共同為科技考古研究院揭牌。文物與博物館系特聘教授袁靖被聘為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被聘為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副校長金力被聘為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已84歲的幹福熹院士親臨成立大會現場。
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傢圍繞如何深入推進科技考古進行研討交流,主題涉及考古測年、人骨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穩定同位素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等前沿課題,還從良渚遺址、廣富林遺址等具體案例切入,詳細剖析瞭科技手段在實例應用中的優勢與問題。
當天會議就中國科技考古提出瞭六點倡議:一是科技考古是應用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手法和技術開展考古學研究的學科方向;二是科技考古應始終聚焦考古問題;三是科技考古要加強各個領域內方法論的完善;四是科技考古各個領域之間要加強合作和交流;五是中國科技考古應深化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六是必須強化科技考古課程和實踐。(作者:董寧寧 攝影:慕梁)
- Oct 12 Thu 2017 14:03
復旦大學成立科技考古研究院 通過跨學科合作開展考古學研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